微信公众号
导航
  1. 首页
  2. 新闻动态
  3. 特别报道
  4. 追梦,要付出汗水、付诸行动——37000Cm威尼斯优秀团员、优秀青年代表谭志远的自述
追梦,要付出汗水、付诸行动——37000Cm威尼斯优秀团员、优秀青年代表谭志远的自述

时间:2019-04-26 16:46:40

追梦,要付出汗水、付诸行动——37000Cm威尼斯优秀团员、优秀青年代表谭志远的自述

 

谭志远,男,1999531日出生,云南建水人,共青团员。20177月毕业于37000Cm威尼斯,同年8月进入37000Cm威尼斯受聘实习指导教师。

 

  

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云南省选拔赛第一名;

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全国选拔赛第4名,入围国家集训队;

“云南省政府奖学金”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劳动出版社“技能雏鹰”奖学金;

45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云南省选拔赛第一名;

45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全国选拔赛第7名,入围国家集训队;

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国际挑战赛优秀奖;

荣获“云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指导学生参加2017年全国技能大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获三等奖。

 

  

(一)醒悟

今年20岁的我,出生在建水县一个农村家庭,父亲在工地上装卸水泥包,母亲在城里打临工,还有个在读小学的弟弟。初中时,我贪玩不好学,成绩不理想,打算初中毕业就和父亲一块去背水泥。可我的父母对我说:“家里不需要两个体力工,即使你要在工地上做工,那也应该是一个焊接工或者有技术含量的工种,否则腰累弯了,腿跑折了,这一生也就没有盼头了,只有一技在手才能走遍天下啊!”这番话让15岁的我幡然醒悟,于是,带着尝试改变人生的心态,我来到了开远,开始了我凤凰涅槃的人生。

(二)新生

懵懂之间,我来到了开远,遇到了我的第一个人生榜样——唐劲国老师,他细致认真,凡事都能带头往前冲,他讲的最多的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对我影响至深。我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不再颓废,决心改变自己,抓住任何机会,向自己的人生发起挑战。

我与另外三名优秀同学组成了攻坚四人组,誓把一切技能掌握手中。于是,老师布置的每周一个课题,我们总是最多两天就做完了,别人一周做一遍,我们就做两遍三遍。就这样,经过严寒和酷暑一个轮回的历练,我们四人的技能有了极大的提升。

(三)奇迹

201510月下旬,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云南省选拔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的比赛在我校举行。(工业机械装调竞赛项目是指运用机械加工、手工加工、焊接加工、装配调试等技能以及机械结构、机械传动原理、流体传动原理、电气控制原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根据提供的设备、材料、工具等,独立完成零件的加工、零部件装配、电气装配、设备装配调试等比赛内容的竞赛项目。)

我被专业课老师推荐给了教练团队。我对自己说:“要珍惜机会,闯到最后!”抱着这个坚定的信念,我和队友一路过关斩将,先是拿到了学校团体第一,继而云南省团体第一、个人第一。就当我的小伙伴以为要一起出征全国赛时,一个艰难的选择放在了我们面前:20167月,学校接到技术文件,“工业机械装调”项目变为个人赛,参赛人员只能有一名。队友瞬间变成对手,艰辛的比赛迎来了心理上的挑战,我凭借更加稳定的发挥赢得了全国赛的入场券。令我感动的是,赛场上无私看成绩,赛场下依然好兄弟,为了帮助我适应更加残酷的比赛,被我打败的队友们向教练团队提出做我的陪练,就是在这样无私的帮助下,我才能在寂寞的实训室里挺过来。

备赛的过程是很艰难的。七八十年代的训练设备又老又旧,有很多专业技术也没接触过,刚开始时不是被电弧光灼伤,就是被各种机器划伤、碰伤。不仅如此,训练量也非常大,每天从早上8点开始就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有时为了掌握一个技能点,训练到凌晨也是有过的。教练团队里一位老师曾说过:“训练你,不为别的,就是让你去创造奇迹!”,每每训练到身心俱疲想一走了之的时候,想起这句话,我又默默地擦拭掉额头的汗珠,丢掉放弃的念头,继续训练。我知道,对于我这个农村孩子来说,能站在国赛舞台上真的不容易!父母盼望着我、老师期待着我、队友支持着我,我憧憬着我。对,不能放弃,要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向世界技能大赛进发。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我面对着全国最顶尖的选手,但也毫无畏惧。经过三天的比拼,我终于创造了奇迹——入围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这也是学校在参与世赛项目上零的突破。

虽然我未能在国家集训队的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代表国家走上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舞台,但我与队友宋彪(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本项目金奖,大赛最高奖阿尔伯特维达尔奖获得者,我国首位获此殊荣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更重要的是我已把在国家队训练中“品质的理念”深深地铭刻在了心中。

(四)信念

“面对充满挑战的未来,鼓起勇气,带上信心,就可以勇往直前,直面挑战”。

44届世赛已经过去,我并未停止对世赛舞台的憧憬与努力。从国家队训练回来没多久,就又投入到周而复始的训练中去,目标就是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随着学校的升级改造,设备新了,环境好了,压力也重了。因为这次,我不仅要自己参赛,还要指导学生参赛。

2017年,学生李进伟和王龙萧在我的指导下,获得了2017年全国技能大赛”三等奖。20186月,李进伟与我一起入围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国家集训队,又一次创造了学校参加世赛项目以来的最好成绩,是红河州入围国家集训队的唯一两人,同时也是2018年云南省入围国家队11名选手中唯一一对“师徒”。经过50多天在国家队的集训,我以第三名的成绩成功进入集训第二轮,还被赛事专家组选中参加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中国国际挑战赛。

20193月,集训终极赛鸣鼓开锣,谁能代表国家队进军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成败在此一举。五选一,比赛紧张激烈,虽然我发挥出了应有水平,可还是再次错过那个唯“一”。但能够在国家集训队中学习本项目在中国最顶尖的技能知识,足矣。


 

  

一路走来,荆棘坎坷,六年来的每个日日夜夜,机器与我为伴,星辰与我为伍。自卑过、抱怨过、抽泣过,感谢这一切,让今天的我自信、积极、爽朗!站在你们面前的我,身后有一双双强有力的手支撑着。第四十六届世界技能大赛将在上海举行,未来,任重而道远,放下过去,重新起航。

 

自述:谭志远

文字撰写:邵倩玲

图片提供:谭志远

编辑:张蕴桔

排版: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