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面向人人、服务发展”的办学特色,强化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进的办学思路,积极抓项目、强内涵、创品牌。
2018年培训人数累计6866人。其中,进行转岗培训444 人;创业技能培训212人;为100名大学生开展创业培训。安全生产培训项目在原来基础上实现扩容,增加了红河州安全特种作业考试中心、化学工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巾帼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农村妇女52人;与开远市残联合作,培训残疾人75人。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0%,真正构建起立足红河州、辐射周边、广覆盖、多层次、多类型的多元职业培训体系。
5.2社会服务,包括培训服务、技术服务、文化传承等
2018年以来,37000Cm威尼斯以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培训、安全生产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为主要培养途径,同时努力抓好农村劳动力技能扶贫培训,助推红河州扶贫攻坚战略任务。
(1).培训服务情况
一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先后与小龙潭矿务局、红河供电公司、国电小龙潭电厂、绿水河电厂、六郎洞电厂、红河钢铁公司、红塔蓝鹰纸业、开远解化公司、红磷公司、云南云维集团等企业开展校企教学合作,实现了培训教学与岗位工作需要的紧密结合。二是分别深入州内绿春县平河镇、红河县车古乡、元阳县黄茅岭乡、个旧市贾沙乡、大屯镇、保和乡,屏边县白河镇、新现乡、玉屏镇、和平镇、开远市中和营镇、灵泉办事处,蒙自市雨过铺镇等乡镇及村委会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扶贫培训,培养农村新型技能人才,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三是按照省应急厅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要求,严格规范管理特种作业培训考核考试,自今年六月以来规范清理录入6000余人次。四是发挥学院作为红河州培训教育重要基地的作用,先后与化学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红河州政府法制办公室、红河州驾驶学校、开远市建筑业协会开展培训工作合作。
2018年,37000Cm威尼斯共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班45期,共计2010人次;技能扶贫培训班20期,参训共计人数86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8人;培训工种主要有:电工、焊工、钳工、车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砌筑工、汽车修理工、化工总控工、化工分析、水处理、保育员、养老护理、中式烹调、西式面点、西式烹调等。创业培训212人;举办安全生产特种作业培训121期,4856人(取证2217人,复审2639人),共培训6866人;技能鉴定情况:鉴定122个批次,鉴定人数10769人,鉴定工种主要是电焊工、中式烹调师、茶艺师、电工、汽车维修工、钢筋工、砌筑工、保育员等。组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203人;组织红河州行政执法人员考试2000余人。
(2).技术服务情况
(1)2018年6月机械工程系为云天化集团红磷分公司职工张超、王敏、李红刚三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钳工竞赛技术指导。在2018年7月云南省第十五届职工技术技能大赛钳工项目竞赛中,张超、王敏、李红刚三人取得了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其中,张超获得了云南省第十五届职工技术技能钳工技术能手称号。
其中张超、王敏两人代表云天化集团参加了2018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山东化工技师学院举行的中国技能大赛—第十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机修钳工决赛。2018年10月机械工程系再次承担起对两人近一个月的技能指导服务。
(2)2019年1月机械工程系为红河学院149位学生到学院金工实习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为期十五天。实习内容有焊接实习、车工实习、数控铣削实习和加工中心实习几个模块。我系抽调出14位各模块最好的专业教师,分组、分模块安排轮流实训。实训中安排有:概论讲课、示范讲解、独立操作、现场表演、多媒体教学、实习报告、工艺分析和实习考核等内容。其中,实际操作,学生独立或分组训练,按时完成每个工种的设定课题,完成金工实习报告。
(3).文化传承情况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基地(铓鼓舞、烟盒舞);爱好参与者大约1700人,专业传承学习人员200余人。
5.3对口支援
2018年以来,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按照省州、泸西县、元阳县党委政府的要求,充分发挥学院的职教优势,把落实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做好“挂包帮”“转走访”工作。
一是持续实施技工教育扶贫项目,加大技能培训扶贫力度。依托学院所拥有的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鉴定职能,积极开展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技能扶贫培训,联合个旧市大屯镇举办了失地少数民族技能培训班,在开远市中和营镇举办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双学双比促脱贫”少数民族妇女中式烹调师培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助力脱贫攻坚作出了学院应有的贡献。
2018年,学院为贫困学生减免学费共计8001人,累计减免学费金额1585万元;助学金受助人数共计3001人,累计发放受助金额300.1万元(其中,对学院扶贫挂钩的泸西、元阳两县7个贫困扶贫乡镇的279名贫困学生减免学费569400元);发放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17人,共计补贴金额17000元。
二是持续加强以党员、村民活动场所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支持定点扶贫村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40万元,其中学院投入110万元,协调州级财政资金30万元,分别在泸西、元阳两县定点扶贫村向阳乡勺布白村委会的阿矣坎、得冲上寨、小六队、大石盘、阿树大寨、新庄科6个村小组建设党员、村民活动室,极大地改善了各地扶贫村党员、村民活动场所建设。
三是巩固提升已脱贫农户的脱贫成果,确保稳定脱贫。
对泸西县向阳乡勺布白村委会和元阳县俄扎乡哈脚、普甲村委会的的定点扶贫。第一向泸西县向阳乡勺布白村委会按户均618元的标准投入9.33万元,为我院教职工结对帮扶的151户贫困户购置生活必需品;第二分别将学院505套双台铁床、100套课桌椅发放给泸西县向阳乡勺布白村委会和元阳县俄扎乡哈脚、普甲村委会相对困难的贫困户,切实为我院教职工结对帮扶的434户贫困户解决生活困难,为顺利完成年度脱贫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学院还选派了5名教职工驻扎各扶贫驻村点,按照上级部门和学院党委的要求,把扶贫工作做实、做牢、做好。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本年财政拨款收入合计9620.56万元,其中:
(1).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总额635.60万元,按照红河州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700元/生.年和我院2018年学生人数9080人核算拨付。
(2).基本经费拨款合计6820.18万元:人员经费6262.48万元(主要是工资福利、生活补助),职工住房公积金388.27万元,离退休经费41.63万元,教师公用经费127.80万元。
(3).项目经费投入合计2164.77万元:主要是免学补助金691.7万元、国家资助金536万元、工作经费829.09万元、省政府奖学金4万元、职业教育专款25万元、州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专项奖励0.5万元、退休人员经费3.06万元、死亡抚恤14.82万元、高技能人才培养补助60.6万元。
6.2政策落实
根据实际办学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确定教学、教育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2018年落实了原云南省化工高级技工学校97人、原红河州高级技工学校156人、原红河州商贸旅游技工学校86人、原开远市职业高级中学94人的人员调动手续和岗位设置。
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管理部门核定的办学规模和招生计划自主组织招生,适时调节专业招生比例,开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设施建设。按照相关规定,经考试、鉴定合格后,颁发相应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办学条件,自主开展教育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依法开展与省内外院校、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对国家提供的财产、财政经费、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
学院坚持依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相继出台了《37000Cm威尼斯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暂行)》《37000Cm威尼斯差旅费管理办法(暂行)》《37000Cm威尼斯教职工考勤管理办法(暂行)》《37000Cm威尼斯教职工调配及转岗实施办法(暂行)》《37000Cm威尼斯教职工岗位聘用实施办法(暂行)》《37000Cm威尼斯教职工招聘实施办法(暂行)》等管理制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教职工学期履职考核标准及打分办法》等168个制度和管理办法正在紧张的研究论证中。
7.特色创新
案例一:学院从成立之初,就把握好各类竞赛的契机,把技能竞赛作为促进各专业技能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学院通过近两年的实际操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机械工程系、自动化工程系、经贸与信息工程系等,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全国技能竞赛、云南省“技工杯”技能竞赛、红河州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等各类技能竞赛,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一是调整课程设置,适应发展需要。事实上,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启动专业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风向标。学院充分发挥世赛的引领作用,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标准制定等方面与世赛接轨,所有专业均加入“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学生边学理论边实际操作,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升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二是充分开发教学资源,提升教师技能。学院建立了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习锻炼制度,不断丰富专业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2017年以来,学院通过承办和参加全国、省、州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各专业任课教师不断熟悉和掌握技能大赛的项目、程序、内容和方法,很大程度提高了技能大赛的指导能力,并且有多名教师先后被评为省级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案例二: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找准学院基层党建工作新的着力点,“把支部建立在系部上,把党旗插在教室里,把身份亮在岗位上”,依托院系两级管理模式,把党支部建立到各个系部,把基层党建工作的薄弱点转变为创新点。要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和教育教学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决杜绝“两张皮”现象。各系部党支部结合各项中心工作,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活动为载体,完善党建工作制度,设立党员活动室,建立党员先锋岗,充分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快、更好地完成“基层党建巩固年”和“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树立起一面面亮点纷呈的鲜艳旗帜,为培养一线优秀党员教师搭建了实践平台,进一步夯实了教师的初心和宗旨意识,有力地助推了学院的科学稳定健康发展。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主要问题
(1).由于学院正处于整合、磨合重要时期,工作精力多陷于日常性事务中,因而对学院的发展战略思考不够,近、中、远期发展目标定位不清晰、不明朗,顶层设计有所滞后。
(2).由于学院下一步的财政保障办法尚未明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以绩效考核管理为基础的学院相关配套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出台,对学院实质性整合的推进带来了一些困难。
(3).校企合作的形式单一、深度不够,合作层次还不够深入,校企之间缺少真正的文化交流,校企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还没有形成,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4).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教育教学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还需要继续提高。
(5).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质量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师资队伍素质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8.2改进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站位。着力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切实领会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定位,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谋划好学院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
(2).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因地制宜实践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中实践校企合作,以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践校企业合作,建立双师交流平台实践校企业合作。
(3).继续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加强一体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考核制度。加强一体化课堂教学质量的监督、管理、量化和考核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4).完善教师培养培训长效机制,继续强化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加大公开招考专业教师的力度,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